手沖咖啡進步的第一步:開始計時
當你每次手沖咖啡時,只是把熱水慢慢倒完,心想「應該就差不多吧」,那麼這篇文章是寫給你的。你或許已經沖出幾杯自己覺得還不錯的咖啡,但如果你總覺得每次風味都不太一樣,有時濃有時淡,有時酸得突兀,有時苦味竄出,那麼,「計時」這個簡單動作,可能就是讓你穩定提升風味的關鍵。
為什麼手沖咖啡需要計時?
手沖,是一門「變因管理」的藝術。你掌控的每一個元素:研磨粗細、水溫、注水量、注水方式等都會影響一杯咖啡的風味。而「時間」是把這些元素連結起來的核心。
如果不計時,你就很難知道:這次是不是悶蒸太久?是不是水倒得太快導致萃取不足?還是沖太久導致過萃?沒有這些答案,你只能「靠感覺」,卻永遠無法掌握為什麼一杯比另一杯好喝。
計時不是為了拘束,而是為了自由。很多人排斥計時,是因為覺得這樣太「科學」太「麻煩」,會失去手沖的樂趣。事實上,計時恰好是讓你自由創作的前提。
當你開始用碼錶記錄每次的悶蒸、每一段注水的起止時間、總沖煮時間,你就能開始看懂咖啡的「節奏感」。你會發現:某一支豆子在2分30秒時剛好酸甜平衡、在3分鐘就開始變厚重;你也會知道不同的研磨粗細搭配什麼萃取時間才能讓果香清楚、苦味不過頭。
這不是拘謹,是理解。當你理解後,才有自由調整,來創造真正想要的風味,而不是「剛好運氣好沖得好喝」。
用計時,讓每一杯都更穩定、更值得期待。我們都希望自己沖出來的咖啡能分享給朋友、家人,並且讓他們感受到「這杯好香」、「這味道好圓潤」,但如果今天好喝、明天酸澀、後天苦,久了你自己都會懷疑是不是豆子不好。
事實上,豆子可能一直都很好,只是少了「控制時間」這個關鍵步驟。手沖最難的從來不是技術,而是「穩定」。而穩定的第一步,就是從掏出手機、開個碼表開始。
從今天開始,你可以這樣做:
- 計悶蒸時間:大多建議30~40秒。
- 分段注水時記住每段時間:例如每30秒注一次,慢慢記下注水結束的秒數。
- 記錄總萃取時間:一般介於2分30秒~3分0秒,看你希望的風味與滋味而定。
不用一開始就很專業,只要從基本的開始記錄,你就會開始感受到「風味變化與時間的關聯」。手沖不是一場隨意的倒水遊戲,而是一種與咖啡對話的過程。而「計時」,就是你聽見這杯咖啡的節奏、讓它展現最佳狀態的鑰匙。從現在起,讓你每一杯手沖不只是「剛好OK」,而是「真正好喝」,只差那一個開始計時的瞬間。
推薦商品:
〔JC咖啡〕
✔ 高海拔莊園咖啡豆 ✔ 新鮮烘焙百年名機 ✔ 百萬篩豆機剔除瑕疵豆
✔ 咖啡品鑑師杯測品管 ✔ 濾掛去氧保鮮製程
對優質咖啡的5大堅持,給您最好的品質!
✔ Freshly Roasted Coffee Bean Specialty Store
✔ CQI international coffee quality appraiser quality control
✔ State-of-the-art, Million-dollar Coffee Bean Sorting Machine Removes Defective Bean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