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對方法,讓淺焙也能濃醇順口
當你手上有一支香氣撲鼻的淺焙咖啡豆,卻總覺得沖出來的口感偏薄、偏酸,不夠「濃醇順口」,那麼也許你只是還沒找到對的方法。淺焙豆因為保留了較多原豆風味與酸質,的確比較難以沖出像中深焙那樣厚實圓潤的口感。但透過一些沖煮技巧的調整,我們其實可以讓淺焙豆在保有清爽果香的同時,也呈現出令人滿意的濃度與滑順感。以下是幾個實用的調整方向與建議,讓你用淺焙豆也能沖出濃醇順口的風味表現。
1. 研磨度調細一點
淺焙豆因為密度較高、結構緊密,因此在相同研磨粗細下,相比中深焙豆來說,萃取效率通常較低。若研磨太粗,會導致萃取不足,容易出現酸澀、薄弱、缺乏口感的問題。因此建議將研磨度調整得比一般手沖細一點,接近細砂狀,但又不至於太細造成過度萃取或堵塞。這樣做可以提高可溶物質的釋出,增強口感的飽滿度。
2. 提高粉水比例
即用較多的咖啡粉去沖較少的水。常見的手沖比例是1:15,但若希望得到更濃郁的口感,可以嘗試1:12甚至1:10的比例,例如使用20克咖啡粉沖煮240克熱水。這樣能顯著提升咖啡的濃度,讓淺焙豆喝起來不會這麼稀薄。
3. 延長萃取時間
亦是提高濃度的有效方式,由於淺焙豆不易萃取,建議將總沖煮時間延長至2分45秒至3分鐘等。使用分段注水法能夠更穩定地延長時間以控制萃取。先進行長時間悶蒸(例如40秒),接著分三到五段緩慢注水,每段注水量不宜過大,並保持細水慢流與小圈注水,讓咖啡粉充分釋出風味與甜感。這種方式不僅能避免過度突出的酸味,也有助於讓整體風味更滑順。
4. 增加水溫
水溫的設定也非常重要,淺焙豆建議使用偏高的水溫,通常在90至95度之間。溫度太低會導致萃取不完全,留下偏酸或空洞的味道,而高水溫則能有效釋放豆子中的甜感與厚度,讓口感變得更豐富。如果使用的是電子溫控手沖壺,可以直接設定在93度左右進行手沖。
5. 濾杯選擇
像是V60這類擁有螺旋肋骨的錐形濾杯,有助於控制流速與提高萃取穩定性。而如果想要更強烈控制萃取均勻性,也可以試試平底部設計的濾杯像是蛋糕濾杯,透過一致性的注水與長時間浸泡達成高萃取率。
總結來說,要用淺焙豆沖出濃醇順口的咖啡,其實不難,只要掌握幾個關鍵原則:細一點的研磨、濃一點的比例、慢一點的注水、熱一點的水溫,以及長一點的萃取時間。再搭配合適的濾杯與喜好的咖啡選擇,就能讓你從酸感奔放的淺焙豆中,發掘出甜感、醇厚與順口兼具的絕妙風味。如果你有特定的豆子、設備或喜好,也可以讓我幫你量身設計一套專屬沖煮方案!
【小編試沖】
瓜地馬拉 安提瓜 維若妮卡莊園 日曬│淺焙
杯測風味:莓果、蘋果、葡萄汁、堅果、紅糖
☕ 參數一
粉水比:1:17
研磨度:約1000µm(粗磨)
水溫:87°C
👉 味道以莓果調為主,酸感明亮,帶有葡萄皮般的微澀感,整體偏輕盈、清爽。
☕ 參數二
粉水比:1:12
研磨度:約700µm(細磨)
水溫:90°C
👉 酸甜感更集中,呈現出濃郁的莓果風味,葡萄果汁感更為飽滿滑順,圓潤中帶點紅糖甜感,整體口感扎實濃醇。
小結
從這兩組沖煮參數對比可以看出,當使用較高粉水比(濃度較高)、較細研磨、與較高水溫時,能讓同一支淺焙豆呈現出更飽滿、圓潤、滑順的口感表現。這樣的做法,能有效壓低高酸感與水感,釋放更多果汁感與甜韻,使淺焙豆也能沖出濃醇順口的滋味。
推薦商品:
〔JC咖啡〕
✔ 高海拔莊園咖啡豆 ✔ 新鮮烘焙百年名機 ✔ 百萬篩豆機剔除瑕疵豆
✔ 咖啡品鑑師杯測品管 ✔ 濾掛去氧保鮮製程
對優質咖啡的5大堅持,給您最好的品質!
✔ Freshly Roasted Coffee Bean Specialty Store
✔ CQI international coffee quality appraiser quality control
✔ State-of-the-art, Million-dollar Coffee Bean Sorting Machine Removes Defective Bean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