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挑到「我喜歡的酸」?從水果聯想挑豆不踩雷

 

精品咖啡中最常被誤解的風味,就是「酸」。許多剛接觸精品咖啡的人,第一反應往往是:「這咖啡好酸喔,我不喜歡。」但事實上,酸質正是精品咖啡最迷人的部分之一。只要理解不同類型的酸、找出自己偏好的調性,酸不再令人畏懼,還能成為你最喜歡的風味關鍵。

 

為什麼我們會「怕酸」?
大多數人對酸的排斥,其實來自酸與甜的不平衡。當咖啡中的甜感不足、酸質又突出時,整體就會顯得刺激、刺喉、甚至讓人聯想到壞掉或胃不適。但當酸中帶甜、層次和諧,酸就會變得像水果一樣清爽、生動、令人愉悅。

例如:同樣是酸,一杯酸甜平衡的咖啡會讓你聯想到柳丁果汁;但如果甜感缺乏、又烘得過淺,可能就像是在喝檸檬水或吃未熟的柚子皮。

 

酸有很多種,你喜歡哪一種?
在精品咖啡的世界裡,「酸」有著豐富多樣的表情,就像水果一樣各有個性。以下是常見的幾種類型:

● 檸檬酸(Lemon-like):明亮、銳利,有強烈清爽感。
● 柳丁酸/橘子酸(Orange-like):滑順、果汁感強,酸中帶甜。
● 蘋果酸(Malic acid):柔和、清新,類似青蘋果的圓潤感。
● 莓果酸(Berry-like):鮮活、有甜味的酸,如覆盆子或藍莓。
● 烏梅酸(Tamarind-like):帶有發酵感的深層酸,有時略帶鹹味。
● 醋酸/乳酸(Fermented-like):發酵調性,帶有酒感或花果酒酸香。

每種酸都有其魅力與擁護者,關鍵在於找到與你味蕾共鳴的那一種。

 

案例解析:巴拿馬藝妓的「柑橘酸」
巴拿馬藝妓(Geisha)是目前最具代表性的高端精品咖啡之一,其迷人之處就在於酸質的優雅與層次。
其中最常見、也最具代表性的酸感描述包括:

柑橘酸(Citrus-like acidity)
柳丁酸(Orange-like acidity)

這類酸質具有明亮卻不刺喉的特性,經常被描述為「乾淨」、「高貴」、「酸中帶甜」,搭配上茉莉花、白桃等花果香,整體就像是一杯柑橘香氣濃郁的白酒或果汁。舉例來說,翡翠莊園(Esmeralda)與索妃亞莊園(Finca Sophia)等藝妓豆常有以下風味:“Jasmine, orange blossom, tangerine acidity, white peach, silky body.”這樣的酸,不再是「令人退卻的酸」,而是層次豐富、結構清晰的味覺語言,是藝妓風味的靈魂。

 

酸會隨溫度變化,學會記錄更容易理解
除了風味本身,「溫度」對酸的呈現也有極大影響。喝同一杯咖啡時,如果能在不同溫度下觀察變化,會更容易認識酸質的結構:

● 高溫時:酸最明顯、直接,呈現清新明亮感
● 中溫時:甜感浮現,酸轉柔,整體最平衡
● 低溫時:酸淡化,甜與花香更明顯,甚至出現蜜香

這也是為什麼專業杯測時,會刻意分段記錄溫度變化。你也可以在家中練習:沖完咖啡後,不要急著喝完,而是在每隔一兩分鐘品嚐一次,觀察酸如何變化。

 

挑選建議:從你喜歡的水果聯想開始
如果你還不知道該怎麼選咖啡,不妨先從你熟悉、喜歡的水果口味開始:

你喜歡的水果風味 建議咖啡豆類型
檸檬、葡萄柚 - 衣索比亞水洗、肯亞 AA
柳丁、白桃 - 巴拿馬藝妓、哥倫比亞水洗
覆盆子、草莓 - 非洲日曬豆、厭氧處理豆
烏梅、洛神花 - 肯亞水洗豆(清爽型)、發酵處理豆(濃郁型)

這樣的聯想法,比記烘豆產區、品種還要直覺,也更貼近自己的味蕾感受。

 

酸,是通往風味世界的大門。酸,不是錯的味道,更不是苦味的對立。它是一種細膩而多樣的語言,是精品咖啡世界中最富層次的風味元素之一。當你開始理解酸、辨識酸、喜歡酸,你會發現:每一杯咖啡不只是好不好喝,而是一次風味地圖的探索旅程。

下次喝到帶酸感的咖啡時,別急著皺眉,不妨試著問問自己:「這像什麼水果?會不會是我沒發現過的好味道?」說不定,它正是你下一杯愛上的理由。

 


推薦商品:

  

〔JC咖啡〕
✔ 高海拔莊園咖啡豆   ✔ 新鮮烘焙百年名機   ✔ 百萬篩豆機剔除瑕疵豆
✔ 咖啡品鑑師杯測品管   ✔ 濾掛去氧保鮮製程

對優質咖啡的5大堅持,給您最好的品質!

✔ Freshly Roasted Coffee Bean Specialty Store
✔ CQI international coffee quality appraiser quality control
✔ State-of-the-art, Million-dollar Coffee Bean Sorting Machine Removes Defective Beans


歡迎到JC咖啡逛逛

Successfully
Refresh Cart
Network error, please refresh error